在乡村旅游中,游客以踏青、探索、赏花、文化、养生、休闲等主题的需求日益高涨,推动周边乡村区域的旅游业和乡村经济市场持续提升,在旅游旺季更需要各个细节更是精益求精,值得关注的是,在疫情的影响下,乡村旅游的热度也没有降低,已经从景区夜游到乡村夜游转变,乡村夜游的势头越来越受欢迎。
随着乡村夜游市场发展的持续升温,也进一步激发内容创作者的创作热情,根据携程数据显示,今年清明假期乡村旅游订单占比较疫情前提升20%,2022年以来部分乡村旅游较2019年同期已恢复至92%,是旅游品类复苏势头最强劲的,因此,大力推进发展夜游经济高质量发展,已是大势所趋。
大力发展乡村夜经济的政策,各省市应如何抓住机遇,从文化旅游的角度进行突破升级?
乡村战略:政策升级,乡村需积极蓄能
乡村夜游作为日间旅游经济的重要延续,也是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需求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在2019年,商务部发布的城市居民消费习惯调查报告显示,中国60%的消费发生在夜间,大型购物中心每天18:00到22:00的销售比例最大。
乡村夜游作为日间旅游经济的重要延续,也是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需求的重要组成部分,就疫情市场消费而言,人们更倾向于去空旷、人少的郊区。去哪儿数据显示,清明假期,乡村酒店民宿预订量占比较去年同期增长近60%,其中,家庭消费占比近四成,采摘等活动仍是主打产品。
为全面贯彻乡村振兴战略,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提出的“启动实施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计划”,以文化产业赋能乡村经济社会发展,制定《关于推动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意见》。
今年,国务院发布《“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提出,优化乡村休闲旅游业。依托田园风光、绿水青山、村落建筑、乡土文化、民俗风情等资源优势,建设一批休闲农业重点县、休闲农业精品园区和乡村旅游重点村镇。推动农业与旅游、康养等产业融合,发展田园养生、研学科普、农耕体验、休闲垂钓、民宿康养等休闲农业新业态。
将乡村夜游经济的发展纳入城市的总体发展规划,同时,给予乡村产业更多的政策支持,已成为许多人的共识。
乡村素养:乡村夜游要有自己的特色
《“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明确提出:“深入挖掘、传承提升乡村优秀传统文化,带动乡村旅游发展。”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整合文化惠民活动资源”“加强农耕文化传承保护”。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助推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要素,在传承保护与科学开发的基础上,挖掘整理和合理利用传统文化资源,能够赋予乡村旅游丰富的文化内涵。盘活传统文化资源,要做好以下工作。
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朱虹建议,加快推动乡村文化振兴,乡村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于乡村振兴的全过程,也是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等振兴的思想动力。
新起典文旅科技认为,建立乡村市场化和品牌化,整理农村优秀文化资源清单,充分评价其市场价值和社会价值,引入现代商业理念,通过投资和融资打造出乡村文化特色的旅游产品品牌和一系列文化主题活动,让国内外游客真正感受到乡村文化之美和文化底蕴。在乡村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用乡村特色塑造文化魅力,构建乡村夜间经济的审美化、品牌化、场景化、或IP特色化,大力促进乡村夜间经济高质量发展。
乡村素养:丰富和提升青少年精神素养
2022年2月,《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教育部办公厅、国家文物局办公室关于利用文化和旅游资源、文物资源提升青少年精神素养的通知》(简称《通知》)正式发布。《通知》要求通过创新利用阵地服务资源、推动优质服务进校园、推进“文教合作”机制,进一步整合文化和旅游资源、文物资源,利用学生课后服务时间、节假日和寒暑假,面向青少年开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培育广大青少年艰苦奋斗、奋发向上、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丰富青少年文化生活,提升青少年精神素养。
只有形成良好的乡风,才会有健康的文化消费;也只有加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才能逐步培养起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文化需求,才能与文化消费形成良性互动关系。应该按照《规划》的要求,强调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通过深入实施农耕文化传承保护工程、加强农业文化遗产发掘认定和转化创新等手段繁荣发展乡村优秀文化。
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对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夜游项目丰富人民的文化生活,开发满足游客的传统文化生活的产品,培育农村特色文化手工业发展,随着夜游项目赋能乡村文化生活,乡村特色不仅带动了村民就业和文化产业发展,也为乡村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